2020年是水污染防治攻坚克难的关键节点。如何“输掉在转折点”,是过河各方共同面临的最重要课题。
作为环保产业的最重要领域,水处理行业已成为经济发展中必不可缺的朝阳产业。
同时,科学治污、精准治污、长效确保的新格局将逐渐构成,水污染管理市场将进一步纵深发展。
碧水保卫战,既是决策层的重大布局,也是水处理行业走向精益化转型的内在市场需求。
即便是在污水处理能力较高的城镇,还有向更高质量和效率升级的巨大空间。
中小城市由于建设迟缓以及对建设成本的考量,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一般由城市管网统一收集混合转入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
但除了对污水处理工艺展开改进、增强脱氮除磷功能外,污水处理厂的设备改造、过程控制、水力条件优化也不容忽视。
假设2020年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2021-2025年分别同比减3.3%-2.9%,污水处理生产能力仍不具备一定的提高空间。
而要已完成水十条提出的目标,相应的投资需求将近6万亿元,其中,85%—90%的投资需要来自社会资金。
现阶段城镇市政污水处理的快速增长机会在于提标改造、污水处理酬劳涨价,以及城镇化带给的新市场需求。
按照《“十三五”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造利用设施建设规划》中各类城镇污水处理及再造利用设施要求,相对的投资额高达5598亿。
缺口意味着机会,这也吸引了不少涉水企业的注目。
因提标改造带来污水处理价格上涨,对于水务企业而言,直接的受到影响就是营收的增加。
以一座平均处置能力为4万立方米/日的污水处理厂为例,一级B污水处理厂基础建设投资约为6000-8000万元,其升到一级A的追加资本为3000-5600万元。
据牵头资信统计资料,2016-2018年,城市污水处理及其再生利用固定资产投资合计近1700亿,同期县城污水处理及其再生固定资产投资近超375亿。
2020年初至今,水处理项目总投资额已达千亿级体量。
若仅考虑重点地区污水厂在3年内完成改造、单位投资按“十二五”规划中平均值约525元/吨进行估计,则年投资需求将达到百亿元。
对于用价格杠杆来管理污水的方式,之后可能会进一步推广。
变换国家水务相关专项债、中央和地方财政预算等政策和资金支持多重受到影响,预期污水处理基础设施投资将持续加大。
专家预测,2020年在污水处理多个领域将有相当可观的市场需求。
诚如一些企业将目光瞄准工业废水、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其实这两块也一直是产业持续的生命之源。被视为蓝海的乡村市场同样不容小觑。
预计“十三五”期间,全国农村污水处理市场有望陆续得到释放,从建设加上运营的总投资额超过1400亿元。
在污水管理过程中,污泥、冷却后的废盐以及废置催化剂的资源利用与处理将有相当可观的市场需求。
在政策的扶植和市场容量不断扩大的大环境下,水务行业的前景渐趋受到影响,万亿市场空间亟待获释。
随着政府主管部门职能改变,水环境服务业项目运作方式从单一工程总承包方式逐步延伸至多种类型共存。
水处理领域的商业模式不断聚力创新,水环境综合治理PPP模式不断优化,促进了生态环境治理能效的不断提升。
这也将带给投资运营、工程技术、环保设备企业,乃至药剂厂商的兴旺。
具备较好市场信誉、资金实力、技术与服务领先的企业将加快其扩张的步伐,未来行业的集中度将逐步提高,尤其必须注目跨区域、绑定地方经济有发展潜力的污水处理老牌选手。
能够守住先机而后立大位脚跟的行业翘楚,将新的定义污水处理领域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