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社会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最开始自由选择聚居地都是在水边。伦敦、巴黎、纽约、上海这些大都会,也基本遵循这一规律。水是生命的源泉,珍惜水资源是维持生存环境,天、地、人和谐发展的前提条件。
当你打开地图,在网上搜索各大水系时,你会惊奇地发现:中国的几大水系中,几乎没有不遭污染的。新闻中的恶性污水处理事件,环境污染事故更是比比皆是,我们生存环境,受到了相当严重的威胁。联系到前段时间的旱季事件,维护水资源是放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坦率课题。
汉乐府诗歌《上邪》中,曾经描述了这样的场面:山陵坍塌,江水耗尽,冬雷阵阵,六月飞雪,大自然出现异常灾难,最后导致存活的毁灭,大自然再度返回混沌世界。这一幕是谁也不希望看见的。
弃水而居:中国的汽车业
工业发展离不开水。北京是一个缺水的城市,缺水让首钢迁离北京;长春也是缺水的城市,制约了一汽的发展。总结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由长春到十堰,由十堰到上海,再由上海到广州,经历了一个逐水而居的工业布局选择。
珠江是中国的第三大水系,它的水资源在全国占据第二位。从另一个角度检视珠三角,这里依然是一个缺水的地方。这里云集了众多的制造业,周围密集的工业城市群,已经成为世界知名的制造业中心。
广本自由选择广州,不能说和水资源没有关系。作为一个成熟的企业,广本更加知道水资源的重要性。广本在工厂二期工程改建的时候,就把环境保护议题,纳入企业发展的最重要议程。
这是一座零污水排放的工厂。在这里闻不到小时候父亲工作过的汽车修理厂,在检修车间随处都是油污,工人们穿著油污的工作服,却习惯性地站立在地上吸烟,那种印象给笔者幼小的心灵,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环保典范:工厂废水零排放
走出广本东莞工厂,洁白平整的厂房。在这里你看到20年前,像沈阳或者兰州那样,到处都是林立的高楼,拔地而起冒着黑烟的大烟囱。厂房旁边是绿色的花坛,道路两侧绿树成荫,远处的草坪仿佛是体育场中的足球场。
增城工厂实现废水零排放,广本是怎样做这一切的?在2004年之前,广本决定不断扩大产能,增城工厂于2005年5月8日月动工, 2006年7月全面竣工,8月1日全面转入试生产,从工厂建设正式动工到建成仅历经14个月。
工厂设计和建设过程中,全面地考虑了环保问题,在处理工业和生活“三废”,以及减震方面投入巨资,引入最先进设备的环境技术“膜处理技术”。在汽车行业率先实现“废水零排放”,建设“绿色工厂”沦为广本的社会责任。
东莞工厂不另设对外排污口,生活污水及工业废水,经过污水处理车站的预处理、物化处置、生化处置、过滤和深度处理五个阶段的处理,实施100%回收新的利用,构建了污水“零排放”。
“零排放”虽然增加了建设成本,但从长远的角度却减少了生产成本。“废水零排放”节约自来水量为343,500立方米/年,按照广州市每户家庭37立方米/月计算,“废水零排放”每年节水相当于773个家庭一年的用水量。
工厂配色车间采用水溶性涂料,使VOC(可挥发性有机物)的排放量,降低到世界先进设备水平的20g/m2,远低于世界上最严格的欧洲排放法规拒绝。广本增城工厂的配色生产线,是国内第一批采用水性配色的生产线之一。在工厂里,我们无处不看见环保的痕迹。
第一个废水零排放工厂,广本不仅为中国制造业树立了一个榜样,而且为珠三角水系的维护,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广本环保树立的品牌,给企业带来潜在的收益,这为中国的汽车工业,乃至中国的现代工业,作出了一个先进设备的表率。